
1月28日中午,在横燕子弄小区自治小组的筹备下,一场暖心的邻居节活动在整洁一新的横燕子弄地下车库内成功举办。王马社区物管楼、物美楼的80多位居民齐聚一堂,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。横燕子弄小区邻里和谐、其乐融融的氛围背后,是横燕子弄小区自治小组的自我参与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的成功体现。让邻里亲似一家人,这个自治小组是如何做到的呢?
七名骨干组成自治小组
2018年以来,王马社区通过百姓议事等机制,激活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,通过居民自治,高质量、高标准、高效率完成了王马老年食堂、王马生活馆、地下车库整修等重点项目,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逐渐提升,邻里关系也越来越近。同时,在街道推行垃圾分类21天习惯养成法的过程中,涌现出了一批热心公益、乐于服务的居民骨干。由于居民自治垃圾分类工作的成功,在2018年底居民骨干牵头下自发成立了横燕子弄居民自治小组,通过居民自发选举,推选出7名社区骨干成为自治小组成员。主要负责垃圾分类、邻里守望、邻里矛盾纠纷解决等工作。
垃圾分类有妙招
自治小组做的最成功的要属垃圾分类工作。在街道的号召下,在物管楼和物美楼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,横燕子弄小区掀起了一股垃圾分类热潮。居民骨干带头开展垃圾分类“包、联、晒、查、评”工作,300多户居民参与其中。除了家门内的垃圾桶,自治小组还管起了楼道和小区里的垃圾桶。自治小组成员们经常穿上红马甲,带上红袖章,拿着钳子,穿梭在小区道路上,一个一个检查垃圾桶内的垃圾是否分类正确。一旦发现桶内有不该放的垃圾时,他们会一一挑拣出来放到正确的垃圾桶内。
“碰到垃圾分类不是很好的家庭,我们会自发上门,手把手教,偶尔还会来个突击检查。慢慢地他们也就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。”物管楼党支部张雪蓉说。
邻里守望一家亲
除了垃圾分类,自治小组开展的邻里守望、邻里矛盾纠纷解决等工作,也是受到了一致的好评。2018年底,一场大雪染白了杭城的大街小巷,路面积雪严重,居民如何安全通行,辖区独居、孤寡老人能否顺利过冬,牵动着自治小组成员的心。早上天蒙蒙亮,自治会小组成员们冒着严寒,拿着铁锹和扫把,开始了扫雪工作。破除路面的雨雪冰冻后,自治会小组成员又拿上老年食堂现做的饭菜,来到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,与饭菜一同到达的还有暖暖的关怀。除了特殊天气,在平日里自治小组成员也会时常到所在的楼道的高龄、独居、孤寡老人家中,陪他们拉拉家常,看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。